精选推荐
如何帮孩子戒手机瘾找到上瘾原因对症下药
秦楚网讯(十堰晚报)见习记者 周倪锋
现代社会,手机可以说是人手一部。人们每天都会拿着手机上网、看视频、刷微博微信。连孩子们也都纷纷有了手机,他们长期拿手机玩游戏、看视频,不仅浪费时间,耽误学习,同时也有损健康。该如何帮助孩子戒除手机依赖症呢?
孩子沉迷手机 家长焦虑不已
一提到手机,家长蔡先生很是苦恼,“当初买手机是为了跟孩子联系方便,没想到孩子经常拿手机玩游戏,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。”
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,自从给上初中的孩子买了手机,她坐公交、走路都在玩手机,就连家人一起吃饭,手机也不离手。
“我在网上看到,失眠多梦,记忆力下降;消化、呼吸、内分泌系统紊乱;头重发麻,四肢无力;头痛、恶心、耳鸣等,这些都是玩手机的严重后果。”与记者探讨起孩子玩手机的事,王先生有些痛心疾首,如今,他想没收手机,孩子却恨不得跟他拼命,“后悔当初给孩子买手机啊!”
孩子沉迷手机,不少家长为此焦虑不已。近日,十堰柏和心理服务中心接到多名家长电话咨询此类问题。据该中心负责人介绍,近几年来,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家长对孩子戒掉手机瘾的咨询日渐增多。
三大原因致使孩子依赖手机
为什么孩子如此依赖手机?十堰柏和心理服务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曲鹞奇指出,孩子依赖手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:
第一、社交型依赖。手机通讯录里、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等软件里的好友和粉丝,强大的人脉关系让孩子难以割舍。市民孙女士告诉记者,孩子才读初一,手机通讯录里的好友就有300多个、微信朋友圈里的好友达400余人,孩子在家大部分时间就是和朋友聊天,很少和家长沟通。
第二、娱乐型依赖。手机里面都是图片、音乐、电影、电子书等,各种诱惑弄得孩子心神不定,不想写作业总想摸手机。教师吴敏指出,大多青春期的孩子自律性较差,注意力也不集中,容易分心,加上手机的娱乐性工具、软件更是让孩子心猿意马。
第三、游戏型依赖。手机里面的网络游戏特别多,加上一些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父母、老师、社会的认可,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。在虚拟的游戏中,他们备感满足,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下来的功勋和经验值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。
曲鹞奇指出,如果孩子特别依赖手机,作为家长,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属于哪一类的,然后再对症下药,找到应对方法。
对策:理性对待、以身作则、培养孩子自律
理性对待。律师张平指出,父母对孩子手机的管理,首先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隐私空间和独立人格。过于监控或唠叨,只会引起孩子的叛反心理,“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,在一些时候手机也能带来积极的作用,特别是孩子在学习中遇到难题的时候,实在不会做,通过手机也能帮助其解决问题”。
一旦发现孩子上瘾了,也不要着急和责备孩子。家长可以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,比如跟孩子一起家庭阅读,或者带孩子外出散步聊天、让孩子多交朋友、培养孩子其他兴趣等。
父母以身作则。“父母不能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,真正影响孩子品格和习惯的是家庭教育。要想让孩子远离手机,父母首先要身先示范。”曲鹞奇说。
与孩子一起吃饭、坐车、走路的时候,将手机放在一边,多和孩子沟通。有的孩子喜欢玩游戏,是因为内心比较孤独。这就需要大人多和孩子说话,可以聊一聊最近读过的书或者是电影,或者只是聊一聊学校的事情。这些都很有利于孩子的成长,“当孩子遇到挫折时,家长和老师要多鼓励孩子,充满自信地面对困难、克服困难,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有存在感和成就感”,教师王奎说。
培养孩子自律能力。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、学习习惯,制订每日作息计划、每周学习目标等,并督促按时完成。也可以在生活的点滴中做起,例如,一家人立下“家规”——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不能将手机带入主卧和学习的房间。如果孩子自律能力较差,让孩子多与同龄的、自律能力好的孩子一起玩,学人之长补己之短。
曲鹞奇提醒家长,改变是需要过程的,切莫心急。科技的发展是好的,但我们要合理运用,而不能被奴役。关爱孩子教育不仅仅是关注学习成绩,更应当关注孩子身体和精神的健康。
与此同时,也有不少家长纷纷支招应对沉迷于手机的孩子。比如,家里WiFi用户名和密码不要让孩子知道;拨打运营商服务电话将其上网功能关闭;如果孩子有手机并且是智能机,可以将其手机上的软件卸载掉等。